首先,我得強調一下,發票作廢可是一門"技術活",隨意作廢隱藏著巨大的風險,將會受到稅務監管,令納稅人追悔莫及!但是在經營實際過程中,有時候發票作廢是不可避免的事情,那碰到這樣的情況,如何優雅地安全地把發票作廢,小編給你解答發票作廢的5大風險和應對措施!
風險一及對應措施:現場取得發票不審核 如果購買貨物時當場取得發票,一定要格外關注,認真審核,發現錯誤立即要求銷售方重開發票.因為根據法律規定,開具時發現有誤的,發票聯、抵扣聯還沒有交給買方的,可當月即時作廢.
風險二及對應措施:月底取得發票問題多 現實中購買貨物一段時間后才拿到發票的現象比較常見,取得發票后要看開票日期,如果開票時間是月底,一定要第一時間審核,及時發現問題.因為如果要作廢發票,銷售方必須在開票的當月收到發票聯和抵扣聯,否則不能作廢,只能走復雜的紅字發票沖抵的手續了.
風險三及對應措施:作廢對方已認證的發票 銷售方作廢發票之前,一定要問清楚,對方是否已將發票做了認證,如果已經做了認證,銷售方沒有取得買方主管稅務局出具的開具紅字發票通知單,即便拿到了發票聯和抵扣聯,貿然點擊作廢,金稅交叉稽核系統中就會出現比對異常記錄,次月稅務局就會調查!
風險四及對應措施:發票沒有雙重作廢 有些人在作廢發票時只在紙質發票蓋上"作廢"字樣,卻忘記在防偽稅控系統進行電子作廢,或者只進行了電子作廢,卻忘了紙質作廢,事后便會造成數據比對不符,帶來麻煩.
風險五及對應措施:作廢意圖不合法 如果作廢發票是因為想隱瞞收入,或者串通銷售方違規作廢,甚至虛開發票,還是省省心吧.可以找代理機構或者資深會計進行合法無風險的稅務籌劃,但一定不要自作聰明,試圖觸碰法律的紅線.一旦被發現,當事人將面臨補繳稅款、滯納金、罰款,嚴重的還會被移交司法機關.